由中央纪委、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近日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论述摘编》共分9个专题,收入21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10月23日期间的讲话、文章、批示等4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据初步统计,自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底,31个省份立案调查的厅局级及以下官员达656人,部级以上落马官员数量更高达62人,是35年来被打掉“老虎”总数的41%。最新发布的这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可以说如同“九级台阶”,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上的理论思想从低到高,由浅到深,由治标之略到治本之策一级级,有条理、有层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看到,随着两年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深入,党风政风,社风民风均发生了较好的转变,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一些腐败分子正在“抱团取暖”试图做最后的顽抗,“反腐无用”论、“反腐过头”、“反腐亡国”论都是腐败分子妄图混淆视听,讳疾忌医的手段,最新批露的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将对这些腐败分子传递何种震慑,对今后反腐工作传递哪些信号呢?
其一,长期推进党风廉政与反腐工作是政权之根、民意之本。早在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亮相中,就以“打铁还需自身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态度来表露反腐决心。两周后,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再次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警示全体领导干部,并强调“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十八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工作的根本意义: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特权现象,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正是为了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其二,拭亮中央巡视组“尚方宝剑”,持续传递震慑。十八大之后,中央首次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着力、一个目的”的中央巡视工作新方针,习近平总书记还将巡视组称为中央的“千里眼”,“顺风耳”,“尚方宝剑”、“钦差大臣”、“八府巡按”,屡次为中央巡视组的工作壮胆鼓气。在中央政治局听取2013年下半年巡视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更是直接指出:“不能看人看地方下‘菜碟’,对领导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不能投鼠忌器,要全部扫描。”这一方面传递出中央的反腐决心,另一方面,更折射出新一届中央领导“打铁自身硬”的勇气。而笔者也注意到,有些“老虎”被打掉后,相关评论会影射其是哪位领导在任时提拔的,莲花尚能“出泥而不染”,一名好干部被领导赏识,经组织合理程序提拔后,如果自私自利毫无底线意识与使命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又岂是领导当初提拔之错?
其三,严明党纪国法,执纪必严没有商量余地。从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批判一些腐败分子一意孤行,不收手,不收敛,甚至变本加厉。到“塌方式腐败”,到“圈子文化”,“山头主义”,“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可以看到,在得知“周徐苏令”四只副国级“大老虎”腐败线索后,习近平总书记内心有多愤怒,而此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治国方略正在这位“法学博士”心底铺开。“执行党的纪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造成‘破窗效应’,凡是违反党章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的行为,都不能放过,更不能放纵。” 违纪必究,执纪必严是反腐工作的最后一道震慑屏障,半年多以来,两高集中整顿“高墙内的腐败”,并重新收监80多名厅级以上腐败官员,也正传递出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以法导廉、依法治腐、依法防腐的决心。
其四,反腐将向无死角、无终点,从治标到治本推进。从“八项规定”到“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禁令之年”到打虎之年,从“一案双查”到“两个责任”,到强调巡视无死角,反腐倡廉“全党动手”,层层责任落实,最终把制度的笼子扎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并上好锁,掌握好钥匙,最终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可能是长期的,“已处理了几十个部级干部,比过去多了不少,但不要算这个账,有贪必反,有腐必惩!”“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从打破“刑不上常委”,到“猎狐行动”,到强调反腐也要到“最后一公里”,上不封顶,只要有决心,敢为先,勇实干,干部清廉、政府清正、政治清明的廉洁高效政府必将日新月异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今后一个时期,“打虎拍蝇”还将持续,并将向基层逐渐转移,向无死角、长效化推动,一方面持续传递震慑,一方面为治标巩固基础,一方面为治本与推动以法导廉、依法治腐、依法防腐赢得时间。